本报讯(记者丁炳昌通讯员林绍英)今年4月以来,海南平均气温已升到30°C以上,按往年的惯例,就该进入旅游的淡季了,但今年却是淡季不淡,尤其是文昌市,还有增长的势头。
据不完全统计,4-6月份文昌市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者约18万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%;1-6月全市的旅游收入为8000多万元,也比去年同期增加15%。两个两位数的增长来自哪里?市委书记、市长林诗銮答:来自市里下大力气开发的几个高规格生态旅游景点。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难以抵挡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旅游者:
——万亩椰林。在文昌市207公里海岸线上,分布着3万亩茂密的椰林。这是东南亚也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椰林之一,又是海南省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,充分展示了海南省的椰风海韵。近一、两年,文昌市精心保护原有的椰林,再造新的椰林,光今年4-5月,就又种植了4.6万亩幼椰林。由椰林组成的绵绵不绝、生趣无穷的“绿色长廊”,成了文昌市魅力非凡的生态旅游资源之一。
——万亩珊瑚礁。划一只小船从云龙湾出海,在离海岸11公里处的海面上看下去,就会看到一个神奇的、一望无际的珊瑚世界:一丛丛,一片片,一座座;像花丛,像森林,像山峰;变幻无穷,五彩缤纷,美妙绝伦。“这是国际水平的,完全可以与澳大利亚举世闻名的大堡礁媲美!”我国的海洋专家来这里看后惊呼。这就是文昌市新开发的生态旅游景点“海底长城”,面积达3万亩。
——铜鼓岭登山古道。在方圆3000亩、海拔338米的铜鼓岭上,覆盖着从未向外人揭开过神秘面纱的次生热带雨林,今年初,文昌市投入100多万元修了一条石砌的“登山古道”,这条“古道”穿越茫茫苍苍的热带雨林通到铜鼓岭的顶峰,游人既可在沿途观赏领略热带雨林的原始风貌和生态野趣,又可站在铜鼓岭之巅——这是文昌市的制高点,俯视岭下蓝色的大海和银白色的月亮湾海滩。
——石头公园。它距离月亮湾8公里,几千上万块矗立于蓝色海面、形状各异的石头组成了壮阔而独特的景观。这些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来的气势磅礴的“雕塑群”,有厚重的历史感和自然界的神秘感,这里的石头记载着千万年、乃至亿万年的历史,每一块都表达了鲜明的“个性”和艺术魅力,这里简直就是个“南海石头博览馆”,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长的启迪。
这些生态旅游景点,在海南也是独一无二的,它引导人们走进大自然,探索大自然,观赏大自然,热爱大自然,无怪乎许多游客来后心醉神迷,留连忘返。林诗銮的介绍发人深思。他说:生态环境,认识了,开发了,就是无价之宝;不认识,不开发,就是荒山野草。多少年来,铜鼓岭在沉睡,人迹罕至;贫穷的农民为了生计,炸石头,砍树,烧海防林,锯珊瑚礁……一片片“海底长城”毁于一旦,失去了天然屏障的海岸线在后退,万亩椰林在缩小……文昌人破坏了自己的生态环境,也害了子孙后代。眼看着外面的世界在发展,自己却找不到出路,苦啊!有些人误认为旅游还不就是吃吃喝喝、玩玩乐乐、游山逛水?这也算什么正经产业?现在财政这么困难,还拿钱投到那玩意儿上,搞什么“生态”,莫不是疯了?文昌市政府顶住种种阻力,1年多来咬着牙陆陆续续投入了1000多万元,用于建设上述旅游新景点及相关的生态环境。时至今日,谁都看明白了,文昌市要发展,非得利用开发自己的资源,而文昌市的最大资源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(距离海口市仅50公里,交通方便)。生态环境就是金饭碗,生态环境就是“万贯家财”,生态环境就是经济增长点,生态环境就是产业优势。记者在采访中,到处听到这样的介绍,甚至连山里的老农、海边的渔民也在说着这些一年前对他们还是很生疏的话。林诗銮说:往深里说,这也是一种“靠山吃山”,但不是过去那种掠夺性、毁灭性的“吃”,而是一种很聪明的“吃”法,它符合党中央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。朱镕基总理于1998年10月来海南视察时指出:海南靠着自己的热带资源,就可富甲一方。文昌人品味着、实践着这个道理,并开始尝到了甜头。